English

花果经济富山乡

1999-09-27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晓曲 我有话说

福建省仙游县书峰乡和度尾镇,是两个山区乡镇。近年来他们靠着科学种植经济果树,发展环保农业,带领农民甩掉了贫困的帽子,迅速走上了致富之路。当地农民谈起这几年的变化时,高兴地说:“我们的发家全凭了政府带领走的这条花果经济路啊!”

福建省仙游县书峰乡,山多地少,是典型的丘陵山区。因为交通不便这儿曾被人称为“半世光阴路上忙”。然而,经过几年的发展,该乡不仅初步实现了布局合理、交通便捷、设施配套、环境优美的村庄建设格局,吸引了8家企业斥资900多万元来此开发。去年该乡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4890万元,农民人均收入2662元。

同县的度尾镇以盛产文旦柚而闻名遐迩。然而,多年来,由于农民不懂市场经济,满山的名果却始终不能给农民带来效益。近年来,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,农民们才摆脱了落后的生产思路,踏上花果经济的发展道路,让满山的花果真正变成了让农民开怀的“金果果”。

那么,这两个乡镇究竟是如何引导农民将往日不起眼的果树,变成发家致富的经济支柱的呢?书峰乡、度尾镇的领导道出了原委。

80年代中期,尽管书峰乡也种植了6500亩枇杷,但不懂科学选种,忽视良种化栽培,造成村民们投产的枇杷果小、质差、味涩,均属劣种,亩产值不过500元,经济效益相当低下。村民生活步履为艰。有的村甚至温饱都困难。俗话说“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”。但面对山上的劣种枇杷,又该如何着手呢?

类似的问题同样困扰着度尾的领导,尽管度尾的文旦柚是全国名优产品,曾多次获得至高荣誉,但究竟如何才能使它能够顺利地进入市场变为现实效益呢?

两个乡镇的领导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处:改变往日农民分散经营,各自为阵的生产局面,走花果经济的规模化生产之路;变散兵游勇为大兵团作战。主意一定,他们立刻进入了艰苦细致的落实工作.

一是狠抓品种改良,创精品。度尾镇为了使文旦柚达到速生、丰产、优质,严格栽培工艺流程标准。同时,他们从各方吸收和自己培养了果树专业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5人,农民技术员812人,成立文旦柚协会,对文旦柚的生产、采收、贮藏、包装等环节,加强管理指导、跟踪监督,确保精品流程。

二是狠抓产品产量,上规模。度尾镇、书峰乡的领导说,一个产品,保证了质量,但没有形成规模经营,就好象美丽的风筝,折了翅膀。只有形成了强大的规模,你才能有相当的竞争力,才能用充足的产品、雄厚的资金去应付市场的千变万化。为此,书峰乡狠抓了土地改良,完善山地综合开发奖惩机制,乡党政干部分别包项目,包山头,带工作组驻村抓开发面积、质量,并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服务,并与年终政绩考核挂钩,保证了扩大规模的同时,产品优质优果。度尾人说,有规模,才有效益。认准了,就要大干。镇党委、政府计划投资4853万多元,建立万亩优质文旦柚基地,全部投产后,每年可向市场提供3万吨的优质产品。

三是参与市场、拓展市场。他们认为,只有产品的疲软,没有市场的疲软。为了最大范围地争夺市场空间,两个乡镇的领导一班人可谓绞尽脑汁。他们首先投入力量抓广告与宣传,通过品尝会、注册商标、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扩大本地花果产品的知名度。同时,他们组织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与队伍。仅书峰乡的花果营销人员就达1800人,分别在东北三省、北京、上海、武汉及省内的城市设立专卖店和营销网络点。为提高营销队伍的素质,度尾镇还专门请有关专家对营销人员进行思想素质、心理素质、业务素质等方面的培训。他们狠抓适时采摘、分级定果包装、卫生安全管理和售后服务管理。书峰乡今年内还准备将枇杷推上互联网,让枇杷进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经过几年的扎实努力,如今的书峰乡不仅是省定的枇杷生产基地,今年还被列入莆田市十大现代农业示范乡。1997年、1998年先后被莆田市委、市政府评为“农村小康建设先进乡镇、山地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和水果生产先进单位。”度尾镇的文旦柚种植面积也由4000亩到1998年改种和新增7300亩,预计2000年达到20000万亩。正像度尾镇一位农民说的:如今,我们这儿已经不是简单的文旦柚种植户,而是整个变成了文旦柚大型生产工厂了。相信在镇领导的带领下,我们的花果经济路会越走越宽,越走越好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